top of page

扭轉乾坤-雲林縣布袋戲生態博物館提升計畫

館所簡介

雲林布袋戲館原為虎尾郡役所,落成於昭和六年(1931),為一棟三合院、二層樓的半木造廳舍,為當時虎尾地區的行政及治安機關,也是最具氣勢的官方建築。光復後,虎尾郡役所改作為虎尾警察分局,後於民國90年(2001)年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
雲林縣為台灣布袋戲重鎮,不論是早期掌中戲、金光戲及現代的電視布袋戲,均發展出階段性的特色,並誕生許多布袋戲重要大師如黃海岱、鐘任祥;此外,雲林縣更為全台灣布袋戲團最為密集之縣市,可見布袋戲文化於本縣的發展、延續與傳承。為持續推廣布袋戲文化,本縣特活化虎尾郡役所作為雲林布袋戲館,希望透過布袋戲靜態展示、教育推廣活動、傳統表演藝術的創新、國際展演交流等,讓更多民眾體驗布袋戲的掌中奧妙。

計畫目標

108-109年度計畫,持續強化布袋戲館本身專業功能提升,包含研究、典藏、展示、教育等工作,透過辦理布袋戲資源調查計畫、藏品數位化、權利盤典計畫、展覽規劃、展演活動、工藝班傳承計畫等落實,加強館務專業化。整體展示環境硬體設備及服務機能稍有不足,透過硬體設備提升、公共環境安全改善等方式,強化硬體及服務機能。

布袋戲是一項常民藝術,除了演出以外,供應戲團維生的偶頭雕刻、戲服刺繡、戲台彩繪等布袋戲相關產業的工藝師們,也面臨傳承不易之困境。本計劃實施工藝師駐館計畫期間發覺工藝傳承問題,進而延伸出「工藝班傳承計畫」,希望「教育推廣」從體驗式進入初階學習傳承,媒合工藝師、社區、學校,規劃相關工藝傳承與保存工作,目標為辦理布袋戲專門傳習課程,技藝傳承與記錄,為保存布袋戲文化重要工作之一。

為強化研究、典藏功能,持續辦理布袋戲資源調查計畫(包含:文物、工藝、文獻、影像、耆老訪談)等普查,發掘重要劇團傳承淵流、掌握文物流傳狀態及產業現況,以供後續博物館收藏之規劃及研究主題之設定,進行成果發表及專業策展,逐漸完備「布袋戲的故鄉」的實質內容與意義。

中長期目標,布袋戲為台灣三大偶戲之一,館際合作本身即為一跨領域、跨專業結盟的組織,組織內彼此進行資源的共享與整合,將來布袋戲生態博物館不僅僅於縣內進行館群交流,更能與臺灣相關偶戲文化館(如台北偶戲館、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、宜蘭傳藝中心-河洛坊偶戲文化館、高雄皮影戲館等)建立交流合作計畫或以成立偶戲館群聯盟為目標,進行跨組織的資源共享與多元發展。

1-1.jpg
bottom of page